close

《同學會》試讀心得-隱藏在謊言中的真實

在雪山上的高中同學會

雲霧小屋的八人中,只有一個人會活下來……

 

高中的瑪拉・霖德伯格兼職快遞員的工作時,在廢棄醫院內遭遇蒙面人襲擊。

經過多年手術與心理治療後,她的大腦也因此擁有極短時間內察覺異常及記憶的能力,

而那時扭打過程中蒙面人不時發出咳嗽聲,成為唯一她可以緊抓的線索。

 

收到同學會邀請函的瑪拉以為只是一場簡單的聚會,一段放鬆身心的旅程。

但當她來到雪山小屋時,小屋內空無一人:

房間還推放著行李箱、餐桌的刀叉還留有溫度、壁爐閃爍著火光,

彷彿有人在進行一場拙劣的惡作劇。

 

直到當小屋內迴盪著熟悉的咳嗽聲,像惡魔般的口哨聲勾起記憶中的噩夢,

那個企圖在廢棄醫院裡殺死她的蒙面人又出現了……



各界好評
 

「《同學會》是一本扣人心弦​​的書——有困惑、許多令人詫異的情節,但絕對是一本令人著迷的小說!」──歐洲之心電台(Radio Euroherz

 

「他的書總是精彩絕倫,擁有極度緊張感與恐懼保證讓你欲罷不能!」──德國周刊《女性形象》(BILD der Frau

 

「噩夢般的冬季之旅保證讓你起雞皮疙瘩!」──德國雜誌《鏡中女士》(Frau im Spiegel

 

「費策克的全新心理驚悚小說將細膩的恐怖和意想不到的反轉,打造出一場令人屏息的噩夢。」──《生活藝術雜誌》(LebensArtMagazin

 

「讀過費策克的人都知道,這位德國作家知道如何寫出引人入勝的心理驚悚小說。憑藉《同學會》,他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!」──瑞士《合作日報》(Coopzeitung

 

「如果讀過費策克的書,其實就肯定你不會這麼快就放下這本書。這些簡短的章節往往以不可預測的懸念收尾,敦促讀者繼續閱讀下去。」──《威斯特法倫報社》(Westfälischer Anzeiger

作者簡介

瑟巴斯提昂‧費策克Sebastian Fitzek
一九七一年生於柏林,德國驚悚小說天王,被譽為德國的史蒂芬.金,曾多次獲得德國驚悚類最佳圖書讀者獎,二○一六年,費策克以《包裹》獲頒歐洲驚悚文學獎(European Crime Fiction Star Award),對正在慶祝出道十週年的費策克來說,意義非凡。

費策克的第一本小說《治療》就一鳴驚人,榮登德國亞馬遜、《明鏡週刊》、《明星週刊》等暢銷排行榜冠軍,並獲得德語區最具權威性的驚悚小說獎項「克勞澤獎」(Friedrich-Glauser-Preis)提名;小說《記憶碎片》則被《星期天泰晤士報》(Sunday Times)票選為「過去五年最佳犯罪小說」。費策克至今發表了二十本暢銷鉅作,全球銷售總數逾六百萬冊,翻譯授權超過二十七種語系,成為少數能打進英美等驚悚小說發源地的德國當代作家。

費策克現居柏林,筆下的故事也多半發生在此,他大學時期研讀法律和獸醫,後獲得專利法博士,曾在多家德國電台擔任主編和專案總監。他熱愛打鼓和打網球,已婚,育有三名小孩,同時也是早產兒童協會的贊助人和德國兒童食品協會大使。

在費策克的作品中,曾多次觸及虐待兒童的議題,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,這樣的劇情特別令他震撼,不只是因為「寫出了自己靈魂深處的恐懼」,也更能觸動讀者的心。他認為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是家庭故事,因為「邪惡和良善往往源於非常類似的家庭」,費策克較不喜歡描寫露骨的暴力場面,善於刻畫讓受害者身心皆受折磨的心理因素,「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經常面臨難以解釋的暴行,而我試著在作品中,了解這些暴力,探究其動機和成因」。
費策克個人官網:www.sebastianfitzek.de

相關著作:《返家》《禮物》《孩子》《病人》《包裹》《包裹(首刷限量解謎包裹版)》《獵眼者》《集眼者》

試讀心得:

劇情十分引人入勝,從最開始閱讀就營造出懸疑的氣氛,從頭到尾緊扣讀者心弦,彷彿身歷其境地跟隨主角瑪拉的步伐,一步步揭開謎團。小說的開頭便以一場神秘又詭譎的場景吸引讀者:雪山上的小屋、空無一人的房間、還留有餘溫的餐桌與閃爍的壁爐,彷彿下一秒就會有什麼不祥的事情發生,讓人無法抗拒地想要一探究竟。

主角瑪拉是一個複雜又立體的角色。她在高中時期經歷了一場可怕的創傷——在廢棄醫院內遭遇蒙面人襲擊,這場經歷不僅在她的身體上留下了傷痕,更深深刻畫在她的心靈深處。多年來的手術與心理治療雖然幫助她恢復,但也讓她的大腦擁有了極短時間內察覺異常及記憶的能力,這成為她面對新危機的重要武器。然而,這種能力既是優勢也是枷鎖,因為它時刻提醒著她過去的創傷,無法真正擺脫那段黑暗的記憶,描述爸爸的部分更是生動到令人雞皮疙瘩,看得又難過又心疼。

小說的劇情鋪陳相當精彩,推理部分層層遞進,讓人不禁跟著瑪拉一同抽絲剝繭。瑪拉在收到同學會的邀請後,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聚會,卻沒想到踏入雪山小屋的那一刻,已經走入了一場精心設計的陷阱。小屋內的異常跡象——未收拾的行李、尚有溫度的刀叉、火光閃爍的壁爐,營造出一種既真實又詭異的氛圍,讓人不寒而慄。當那熟悉的咳嗽聲在小屋內迴盪時,瑪拉瞬間被拉回到過去的噩夢,那個曾經在廢棄醫院裡試圖殺死她的蒙面人再度出現,掀起新一輪的生死對決。

值得稱讚的是作者行雲流水的文筆,讓整個故事節奏緊湊又不失細膩,無論是場景描寫還是心理刻畫,都充滿張力。然而,稍嫌可惜的是整篇故事的時間軸有些錯亂,讓人偶爾需要回頭再讀一遍才能理清事件的前後順序。這或許是作者刻意製造的迷霧效果,增加閱讀的挑戰性,但也可能讓部分讀者感到困惑。

《同學會》是一部充滿懸疑氣氛、推理精采且引人深思的小說。它不僅僅是一場關於謎團的探尋,更是一段關於創傷與自我救贖的旅程。瑪拉的堅強與智慧讓人敬佩,而那個雪山小屋的故事,也將長久地留在讀者心中,成為難以忘懷的閱讀體驗。

感謝《商周出版》提供試讀機會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同學會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祈樂 的頭像
    祈樂

    祈樂的心得筆記

    祈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