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個近乎正常的家庭》試讀心得
女主角史黛拉有一個看似完美的家庭:律師媽媽和牧師爸爸,而在這樣一個菁英家庭下,她自然也要是一個模範的女兒,一切就如計畫中的美好,未來也應當一帆風順。然而在某天,她卻被冠上殺人的罪名,隨著這事件愈演愈烈,這個完美家庭出現了裂縫,一個個隱藏其中的虛假慢慢被揭開,隨著劇情的演進,連帶著另一個家庭與身邊的人們也逐漸被牽扯進來。外人看到的「完美」只是為了迎合大眾所表現出來的,一切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社會上的一般人一樣。
《一個近乎正常的家庭》敘事手法很特別,全部用第一人稱去寫,但是是由父親>女兒>母親他們視角來看整個故事,隨著故事的推進,真相也一層一層被剝開來,會不由自主愈讀愈快,想知道最後的結局會是甚麼,結果也真出人意料。
從父親的視角來看,他的家庭很完美,除了他有點不聽話的女兒外,爸爸自然覺得這是青春期,過了就好了,史黛拉依舊是他捧在手心的小公主,即使女兒可能有殺人的嫌疑時,他也是各種想盡辦法,想為女兒脫罪,這些都能展現他偉大的父愛。
但視角轉到女兒時,這個爸爸就不是大眾所看見的完美父親了,他是個控制狂,而且還愈發變本加厲,從看手機,問行蹤,跟著她到堅信營,甚至騷擾朋友,一件件都另她喘不過氣,後面史黛拉有時無法控制暴力傾向和情緒似乎也情有可原了,也難怪比起家人,她跟朋友阿米娜最好,因為只有在她面前,她才可以完全的做自己。
最後是母親的視角,其實在女兒的視角就有帶到過,這個看似最無關的旁觀者,竟然是牽動整起事件的關鍵角色,從母親想隱瞞與同事的關係,盡心維護的事業,看似完美的家庭,一切都是由一個個小謊還有不想被他人侵犯的自尊搭建起來的,愈是要努力維護愈顯得心力交瘁。
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,即使它多麼挑戰道德底線,卻又是如此深刻的貼近我們的生活,即使不是最完美的家庭,卻也是把對方放在心上,深刻的愛著彼此的。
「家庭」對多數人來說就是人生中最驚悚的題材,
「家人」則是最深藏不露的妖魔鬼怪--
「我們為了成為親人眼中的那種人,逼自己做出了多少妥協?」
●瑞典巨作橫掃實體書、電子書、有聲書暢銷榜,當地首位網路書商Adlibris譽為「珍寶」
●《紐約時報》《華爾街日報》書評盛讚!好讀網2萬筆評分、蟬聯亞馬遜 #女性 #家庭 #驚悚 #孩童 關鍵字分類榜
她是個普通的少女,來自一個模範家庭。她怎麼會認識這個名聲不佳的生意人,甚至殺害他?
看似幸福美滿的表象底下,潛藏著不能明說的關鍵--
我們在自己面前和在他人面前是什麼樣的模樣──而我們願意為了挽救親友或挑戰旁人而做到什麼程度?
愛的臨界點在哪?
如果你處於人際關係之中,無論以配偶、朋友、同事或家長的身分,都會對這本書充滿認同。
「《一個近乎正常的家庭》講述人際關係,引發許多關於道德的討論。本作直到最後一刻都令人拍案叫絕,結局更是徹底出乎我的意料。」-justnujusthar.com